科技報橘最近介紹美國AI行銷公司Lily AI一份調查報告,被標題這幾個字吸引而點閱:『如何用 AI 做好「產品內容優化」』。
記者摘整外電或原文資料往往不得我心(你知道為什麼),自己上網找該公司原文報告一窺究竟。這份8大頁數千字報告可以總結出一個觀念:產品內容優化(Product Content Optimization,PCO)。
所謂「產品內容優化」就是利用生成式AI分析目標客群網搜產品的行為和關鍵字,以及在網路社群討論該產品的遣辭用句,再生成容易被搜到的產品文案。
Lily AI主張「產品內容優化」的支撐理由是調查發現:
84.2% 的美國消費者要網搜6次才找到想買的商品。
姑且不論上面這個數字適不適用於臺灣,至少行銷邏輯正確。「產品內容優化」說穿了與「搜尋引擎優化」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,SEO)異曲同工,都是強調被搜到。畢竟在數位時代要曝光,找不到你什麼都免談!
Google研究報告指出,數位時代消費者2大網路行為:搜尋,然後點擊瀏覽搜尋結果。
美國CEB顧問公司研究報告也指出,60%顧客在接觸賣方業務或通路之前,要買什麼已經了然於胸。
拜日益強大聰穎的生成式AI所賜,你不須要花大錢找專家就可以自己做「產品內容優化」,讓你的產品容易見光,提高被搜到的機率。
怎麼做?
在你的生成式AI提示裡加入這2行指令:
- 分析目標客群的網路搜尋行為和網路社群對話,找出描述以上產品的關鍵字和詞彙。
- 創作文案必須加入以上的關鍵字和詞彙。
當然,你原有的提示必須要有目標客群、產品簡介和產品定位。
▶︎ 建議閱讀
▶︎ 相關課程
🔥 生成式AI寫不出好企劃?學習系統化提問,駕馭專業行銷企劃!